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福原美穂の歌唱力

15歲就有的好歌聲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教育的未來與創意

根據Ken Robinson的影片,的確值得作為未來父母與教育者的省思。現有的高等教育就是為了造就更多的學者,但是高度工業化的結果也導致大批博士失業。人類存在的意義值得思考。

2010年5月15日 星期六

關於未來

看完這個影片,的確讓我更相信2020年富比世大預言。在未來有這項科技的幫助,將會使我們的生活更真實。

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2020年富比世大預言~有點像日本一般無車大眾的生活


更新日期:2010/04/14 13:31 (路透紐約13日電)

從現在起10年內,上班通勤會變得又快又便宜,電腦將無所不在,但你卻看不到它在哪裡,智慧型冰箱會幫助消費者吃得更健康。不過,這個由富比世雜誌網站(Forbes.com)所想像的未來,可能也代表更高的失業率,業務外包和自動化科技使得人們失去工作,如同我們知道的,學校也會關閉。根據富比世雜誌網站:「來自不同領域的教練團隊會取代一人教授。混亂的真實世界挑戰則接替規劃良好的授課講座。」
富比世雜誌網站預測,美國人在移動上會變得更多變且具有彈性,全球75%的人會居住在城市。正常情況下,短途旅程開電動車,長途旅行則選擇柴油車,過大的汽車將會被淘汰。
富比世雜誌編輯佩爾洛斯(Nicole Perlroth)說:「我們會像父母一樣,更常走路和騎腳踏車,有時還得在雪中奮力地爬上山坡,走路上下學。(有點像我們現在在東京的生活)
她在訪問中補充道:「很多生活方式會回到50年前。」
富比世找來專業的未來學家,想知道他們對2020年的世界有什麼想法。10年前該雜誌也做了一個類似的未來想像,結果混雜著不同樣貌。
佩爾洛斯解釋:「我們找到一些高知名度的設計構思者和專業的未來學家,他們在不同領域都學有專精。」
他們想像,未來10年各地人們將回歸到更實事求是、更有成本意識的生活方式
根據富比世雜誌,科技和電腦仍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不過會融入「我們的集體意識」中。
智慧型家電會幫助我們挑選健康食物,然後根據營養價值呈現不同顏色和排名,以供參考。

大房子和獨棟豪宅也會逐漸淘汰,購屋者不再以大小、外觀和坪數計價來估算房屋價值,而會考慮住在裡面一個月要花多少錢,包括暖氣、空調、維修保養和通勤等各種費用在內。

富比世雜誌網站認為,人們開始了解自己真正的花費,以及住大房、開大車和隨心所欲吃東西,對自己和對地球都是多麼浪費的事情。

中央社(翻譯)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Flickr相簿~瀏覽破萬

超感動,就在2010年4月19深夜我的Flickr相簿網站倍瀏覽次數超過10000次。算算開始進入攝影的世界也有3年多了,真是一個能夠長期培養的嗜好啊。

歡迎參觀我的Flick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家紋的淵源和歷史(一)

迄今為止,日本的家徽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它最初產生於平安時代(公元794 - 1185年)。當時日本人就把家紋刻在洞穴上,刻在工具上,或是繡在衣物上,作為家族的簡單標誌。平安中期開始規定貴族服裝上要有紋樣,即「有職文樣」。紋樣固定下來後,就以此來表示特定的身分。平安中期以後,一些貴族開始把自己家族特有的紋樣用於莊重場合所穿的和服上,這樣在重大儀式上就可以一目瞭然的通過服裝紋樣分辨出對方的身分。而一些達官顯示貴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及家世,常從流行的孔雀、蝴蝶、牡丹、團扇、烏龜等圖案中,挑選自己喜愛的圖案裝飾在車、輿、服裝、家具上。後來,由於某一家族反覆使用同一種圖案,世代相傳,從而使這種圖案逐漸成了該家族的標誌。這就是家徽的起源。

然而,正如日本的建築和其他藝術均以順從自然為原則一樣,日本的家徽也顯示了這種傾向。不同於歐洲崇尚獅子、鷹、鷲等較威嚴的動物為圖案製作徽章,在日本,家徽的圖案大都比較典雅。例如,日本皇室的家徽以菊為圖案,德川家庭的家徽以葵為圖案。選用這些植物為圖案,顯然不是為了顯示權力與威嚴,而是出於對大自然的熱愛。

相關連結
http://www.harimaya.com/kamon/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日本的家徽(家紋)


家徽是日本特色的文化產物,這種家徽可說是日本人的一項創意。 在日本每個家族一般都有一個屬於本家族的家徽,日語稱「紋」(Mon),也稱「家紋」(Kamon),是一個家族的標誌,代表家族的家系、血統和地位。據調查全日本共有241種,5116個以上的家紋,而家紋的形式多是植物、動物、器物等圖案。按照歷史學家樋口清之的說法:『實際上,就在將這種紋章(即家徽)附於和服的瞬間,和服已不再僅僅是衣服,而是成為表現所謂血統集團即家庭的名譽,以及炫耀這種名譽的標誌。』.....待續